·汪毅夫说两岸·
《还俗记》作者钮先铭
汪毅夫
江苏省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会的朋友向我推荐《还俗记》一书(团结出版社2025年3月版),并协助我同该书作者钮先铭的公子钮则坚“加微”而有了微信联系。
(作者供图)
《还俗记》作者钮先铭,1912年出生,1996年逝世,江西九江人。
作为职业军人,钮先铭有两次留学经历(用他自己的话说,“喝洋墨水”的经历):1926年留学日本,1930年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中华队第二十二期工兵科毕业;1935年留学法国,1937年4月从梅齐埃尔工兵学校毕业,同年11月从法国陆军见习结束。钮先铭又有参加南京保卫战、见证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经历。钮先铭于1937年11月回国后,派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导总队工兵团中校团附兼第1营营长,带领工兵在南京建筑工事、加固战壕,并同谢承瑞率领的步兵团守卫南京光华门。战斗中,谢承瑞团长壮烈牺性,钮先铭的工兵营则“自营长以下,只剩了三名官兵而已”。当时,仅钮先铭一人“亲眼所见的尸体就有二万具左右”,“以永清寺六亩之地而言,就有四十几具尸体”,他还亲历日军在永清寺杀人的情形。
钮先铭最为惊险的经历,是他从日军南京大屠杀幸存,先后在永清寺、鸡鸣寺当“假和尚”(法号“二觉”)逃过日军搜查、虐杀,又从日伪政权下逃脱,返回家里、返回军队的经历。其中惊险、曲折的真实情节,“连小说也不敢这么写”。令人感叹的是,钮先纽还遭遇了“被阵亡”(被误认为已经阵亡)而友人追悼、妻子改嫁,然后又见故友、又见前妻的经历。
钮先铭颇有文才,将自己的经历笔之于书,有声有色、活灵活现,使得《还俗记》更具可读性。
书前钮则坚撰写的序文《典型在夙昔》也有颇可注意的内容。如,序文转引阎明复所引阎宝航(阎明复之父)的记载“约在1944年夏季,我(阎明复父阎宝航)向军委三厅副厅长钮先铭说:‘陈诚要我写日本何时进攻苏联的文章,但是没有材料,可否把日本关东军的材料借我用一用’。我再三要求,他才答应借给三天。我就这样用‘假公济私’的办法,把材料拿到手。这个材料包括日本关东军的部署、设防计划、要塞地址、兵种武器、番号人数、将领姓名等等一套全部机密材料。拿到材料后,交给罗身迅速照相,三日内复还。这份材料对于苏军出兵东北,很快消灭了关东军,也起了一定的作用?!?/span>
随带言之,钮先铭于1947年5月被任命为“台湾省警备总司令部参谋长”,随新任命的“台湾省主席”魏道明同机到了台湾。钮则坚从微信发来当年台湾报纸关于魏道明、钮先铭履新的报道,以及魏道明、钮先铭同机扺达台湾的视频。钮则坚还寄赠《还俗记》一书并告诉我,他愿以钮先铭《还俗记》一书纪念抗战胜利暨台湾光复80周年。
(作者系全国台湾研究会会长,教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