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学 理学著作。宋朱熹撰。六卷。撰于淳熙十三年(1186),朱熹57岁。其中内篇四卷为《立教》《明伦》《敬身》《稽古》,外篇二卷为《嘉言》《善行》。是书刘子澄等参与搜集资料,非撰者。朱熹序说:“古者小学,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,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。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?!衿乃鸭晕耸?,授之童蒙,资其讲习。”他还有《小学题辞》(《朱子文集》七六),申明此意。多采自《书》《礼》《论》《孟》《荀子》《史记》《家语》,以及司马光、欧阳修、张载、程颢、程颐之语。朱熹以《小学》为《大学》之先,而《大学》乃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之道,故以此书为其哲学之根基。此书本非为发扬理学,与《近思录》之为理学典型不同?!端目馊樽苣刻嵋匪担骸白⑹驼咄蒲苤Ю?,务为高论,反以晦其本旨?!保ň砭攀度寮依唷罚R蛟笕逍砗獗碚谩缎⊙А?,以为入德之门,故其与《四书集注》《近思录》为学者所必读:“《小学》、《四书》,吾敬信如神明?!保ā缎砦恼攀椤肪砭牛4嘶蛞蚱涿晒叛潭壬星?,或因当时蒙人统治之下,风气练朴。许衡所撰《小学大义》说:“先之以《小学》者,所以立《大学》之基本。进之以《大学》者,所以收《小学》之成功也?!保ā缎砦恼攀椤肪砣?。是则《小学》为《大学》之阶梯,亦犹《近思录》为《四书集注》之阶梯。后有陈选《小学注》、张伯行《小学集释》。张伯行序说:“读孔子之书,不以《大学》为之统宗,则无以知孔子敬人之道。读朱子之书,不以《小学》为之基本,则无以知朱子教人之道?!嗬ㄆ湟灾焕牒蹙粗蛔??!敝祆溲得湃恕⑿蘩?,特重敬字。然谓《小学》主要在敬,则未达其以立教明伦之本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