·“福文化概论”专题·
01.“?!弊衷ㄔ?/span>
福文化的起源、发展及其内涵演进,一方面可以从社会生活、民风习俗中探索,另一方面则可以在思想文化、意识形态中追寻。对福祉观念的这两方面研究,在很大程度上须通过对历代积累下的文字、文本内容进行阐释与解读,从中发现其发展、演变的规律,所以对“福”字生成与含义的探讨,成为福文化研究的起点和焦点。
汉字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相当久远的历史。新石器时代中期(公元前 7000—前 5000 年),在仰韶文化的半坡遗址中出土的陶器上就发现有契刻符号,这些符号具有记事特点,虽还不能定义为始初文字的成形,但有其表意性功能,说明当时人们除了语言交流之外,已经有了简单的符号化的沟通与交流,年深日久之后,积渐产生了原始汉字。
龙山文化(公元前 3000—前 2000 年)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遗存,其所出土的陶器上出现了明显的早期文字符号。
殷墟出土的甲骨
“?!弊旨纂形淖痔澹ㄓ谑∥帷都坠俏淖众帧罚?/span>
1899 年,金石学家王懿荣发现与收藏了许多刻有文字的甲骨片,随之在殷墟挖掘出土了数量巨大的刻有文字的龟甲和兽骨。龟甲或兽骨上镌刻的文字,就是甲骨文。甲骨文的发现,使汉字研究进入更深层次。迄今发现的甲骨文字有 4500 多个,经过专家辨识,基本
获得共识的有 2500 多字,包括多种“?!弊??!案!弊肿钤缂诩坠俏?。在甲骨文献的集成中,可以汇集出诸多样式的“福”字,据统计总共有 200 多个。
从甲骨文字形来看,“?!弊肿钤缯瓜值氖且恢帧盎嵋狻钡木跋螅?/span>
由“手”“酒(酉)”“示”三个部分组合而成,即表示双手虔诚地捧着酒樽(酉)来敬神(示)??杉?,“福”字原意是表现以酒敬神, 祈求福备(万事顺遂)。古人祭拜神祇和魂灵必用酒,盖因酒能刺激神经,让人兴奋,在醉意的迷幻中达到“通神”的目的。
“?!弊肿中窝荼?/span>
“?!狈⒄沟浇鹞慕锥危兄种植煌男问?,首先是该字的结构左右互换,“示”由右移到左,而“畐”由左移到右,同时金文比甲骨文还省去了捧酒樽的两只“手”(又),酒樽的样子也变了;同时,有的在“酉”“示”的上头还加上房顶屋盖,表示在室内敬神祈福 ; “示”放到酒樽之下,两边平添了两个背对背的人(即“北”字),作为“福”字表音的声符。到了秦代小篆阶段,背对背的二人省去了,酒坛子讹变为“畐”,于是“?!北愠晌浴笆尽北硪?、以“畐”表音的形声字了。此后,便以小篆的构形作为基础,发展成为汉隶
和楷书,而“畐”也作为富、副、幅、辐等形声字的声旁,一直沿用到今天??梢运?,“福”字字形的演变,在秦汉之际基本定型。
在这些“?!弊种?,就有多种以“畐”字形表达的字体。这些“畐”字在《殷周金文集成》1 一书中都有具体说明在汉字形成的早期,“畐”与“?!笔峭ㄓ米?;从西周到汉代,“畐”字的音义、用法都与“福”字相同。
除“畐”字外,同时期出土的甲骨文中还经??杉坝稀弊帧?从视觉直观可以辨认出,“酉”字跟“畐”字一样,都是一种盛酒的容器。
“畐”字与酒的关联,早在周朝就很紧密?!渡惺椤ぶ苁椤ぞ期尽芳窃亓酥芪耐跤氤赏豕赜诰剖碌内玖睿?/span>
“祀兹酒。惟天降命,肇我民,惟元祀?!保漓胧?,才饮酒。天帝降下命令,劝勉我臣民们,只有大祭时才可以饮酒。)
“饮惟祀,德将无醉。”(唯有祭祀才能饮酒,要约束自己,不能醉酒。)
“孝养厥父母,厥父母庆,自洗腆,致用酒?!保ㄐ⑺成难改?,节庆之时烹煮丰盛的食品,可佐以用酒。)
“尔大克羞耇唯君,尔乃饮食醉饱?!保ㄏ扔妹朗撤钛け玻趴梢酝纯旌染?。
“畐”“酉”等字标志着品尝、畅饮的快感和供奉、祭祀的仪礼。
“畐”字旁边所加的“礻”偏旁有多种样式,据《甲骨文合集》,有 、
、等。甲骨文呈现“?!弊殖跏嫉男翁?,《殷墟甲骨学》和《殷墟甲骨文实用字典》中列举四种有代表性的“福”字,其中三个就带有或的偏旁。
关于“礻”偏旁所代表的“示”字之本义,学者们多有争议。许慎《说文解字·示部》认为,“示”是天神的征象 :“示,天垂象,见吉凶,所以示人也。从二,三垂,日月星也。观乎天文,以察时变, 示神事也。凡示之属,皆从示。神至切?!币馑际撬?,凡带“示”字旁的字,都包含有天神所给的征兆。现今学术界一般认为,甲骨文中“礻”偏旁的写法,表示祭祀时陈放供品的桌台。
带“礻”旁“福”字的器物,最早见于西周早期,如《殷周金文集成》中宁 盖的铭文 :“宁肇其乍乙考尊簋,其用各百神,用妥多福,世孙子宝。”意谓这可用以供奉百神,礼节周到妥善,就能得到诸多福分,世代子孙享用无穷。
四种有代表性的甲骨文“?!弊?nbsp; 宁毁盖铭文拓本
《殷墟甲骨学》和《殷墟甲骨文实用字典》等书引以为例的甲骨文“?!弊?,可以用具象的图画来直观地表现。
这张示意图明晰地表现“?!弊值暮澹河冶叩娜萜魇歉觥爱w”或“酉”字,表示酒樽。下边是一双托起酒樽的手。左边“示”形是个台子,古代放祭品用的,称为灵石台?!案!弊旨词怯伞笆尽逼院汀爱w”或“酉”组成的会意字,一般理解是将一坛酒供奉在台上,祈求保佑。其实,还可以有另一层意思,即双手承托一樽酒,接受某种恩赐赏给,同样是表达“?!钡囊馑?。
甲骨文“?!弊质疽馔?/span>
综合以上意见,可以得出总体判断 ,“福”的象形文字一开始就表达了两层意思 :一是生活物资的拥有,二是表现祭祀祈求和尊崇的心理和行为。这构成了福文化最基础的内涵。
从字形上看,早在甲骨文时期,“福”字的表达就呈现出多种形态。我国地域辽阔,加上历史悠久,人群分布广,故上古时期“?!弊值谋泶镅揭灿卸嘀侄嘌?。据李守奎 1 的观点,“?!弊执嬖诙嘀盅健?/span>
“?!弊值亩嘀盅?/span>
汉字的形态还因记载介质不同而出现多样化,如镌刻在石头上的称为石鼓文,镌刻在陶器和砖头、瓦片上的称为砖瓦陶文。福文化早期的观念也渗透在这些器物上。介质和物体有如生活的环境,无论环境怎样改变,“?!弊肿芑嵫罢业绞屎系谋硐中翁?。国家语委“十三五”科研规划 2019 年度重点项目“汉字阐释的理论构建与汉字文化的普及”的阶段性成果中,就集中以“?!弊治?,概括它在甲骨文、钟鼎文发展阶段纷繁多样的表达形态。
据研究,殷商时代有 200 多种“福”字表现形式,陆续在甲骨文、金文到石鼓文、砖瓦陶文中不断演进?!案!贝右豢季痛碜懦湓5纳钐跫?、尊养的生活观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期盼。春秋战国时期,百家争鸣,思想碰撞,“?!弊值氖樾葱问胶捅泶镆夂徊降玫椒岣弧N淖质樾吹亩嘌苑从乘枷牍勰畹亩嘌?,二者高度契合,这也反映出汉字书写发展的规律。中国字典和辞书中关于“?!弊值淖⒔?、组词及运用,也是深入探讨福文化演进的重要线索。东汉许慎撰 《说文解字》,解释“福”字含义称:“福,祐也。从示,畐声?!薄暗v”,即赐福、庇佑的意思。清代段玉裁《说文解字注》解说道 :“备也。
《礼记·祭统》曰‘贤者之祭也,必受其?!?。非世所谓福也。福者,备也。备者,百顺之名也。无所不顺者谓之备?!惫糯漓胧俏蟮蒙咸旎蛏褡娴谋S樱纭蹲蟠访恫茇勐壅健分兴担骸靶⌒盼存?,神弗福也?!币馑际撬?:没有足够的忠信,神灵还是不会保佑的。祭祀完毕后,要把祭品(酒、肉)分别送人,叫作“分胙”,亦即“致?!薄肮楦!敝猓纱艘瓿觥靶腋!敝?,用作名词,就是“?!弊衷诮裉斐S玫暮?。
“?!弊值母髦质樾葱问?/span>
“?!弊衷谌粘I钪械玫椒浅9惴旱脑擞?,在人的姓名和地理、地名的用字中,自古及今都被频繁使用。显然,“?!弊质侵泄俗钕不兜暮鹤种?,是人们在思想意识层次的文化需求。福的思想观念深深地根植于我们的生命与生活之中。福在中华文化中的凸显,是中华民众在漫长历史过程中对福的热切追求与极力营造的成果。古人的“五?!惫勰钪?,“寿”与“考终命”多不由人,如孔子所言“死生有命”,归诸天命。但他说“富贵在天”,未必尽然,此中富贵全在人为,成功与否,则诉诸命运,故孔子曰“在天”。“攸好德”自然在个人修为。而“康宁”则有外应与内求之别?!翱怠比糁干硖蹇到。蚩孔约赫渖阌?;“宁”有二说,一为个人内心平静,二为社会安宁,均非天命所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