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孺子?!钡挠衫?/span>
日常生活中,人们所说的“孺子?!崩丛从诼逞傅摹蹲猿啊罚汉崦祭涠郧Х蛑?,俯首甘为孺子牛。一直以来,人们认为“孺子?!笔侵怀圆菽芗纺?、勤勤恳恳的拓荒牛;是任劳任怨为人民服务的人。其实,并非如此。
在古代,“孺子”是指小孩子,尤其是指幼儿?!叭孀优!弊钤绯鲎浴蹲蟠?哀公六年》:齐景公有个小儿子名叫茶,深得齐景公溺爱。一次,齐景公和茶嬉戏,齐景公竟口衔绳子,扮作牛的样子,让茶骑着玩。不料,茶一不小心跌倒,把齐景公的牙齿拉折了。
齐景公死后,茶得遗命继承王位,但为公于阳生篡位,以至被流放而立。齐景公的大臣鲍牧对拥立阳生的陈嘻子说:“汝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?而背之也!”
鲍牧的意思是:陈嘻子,你忘了君王给茶做孺子牛的时候折断牙齿的事了吗?今天你违背了先王的遗命??!从这个典故来看,那时“孺子?!钡脑馐潜硎靖改付宰优墓痔郯?/span>
按此理解,鲁迅“俯首甘为孺子牛”的本意并非是为“大众”无私奉献,而是泛指“后辈”,对“后辈”甘为孺子牛,而后人渐渐将“孺子?!本裆卣埂?/span>
郭沫若在1962年1月16日《人民日报》“孺子牛的质变”一文中提到,洪亮吉《北江诗话》卷一引钱季重作的柱帖“酒酣或化庄生蝶,饭饱甘为孺子牛”。郭沫若指出“这一典故落到鲁迅的手里完全变了质,真正是腐朽出神奇了”。
如今,人们常用“孺子?!北扔餍母是樵肝嗣翊笾谖匏椒钕椎娜?,这样的用法实在值得人们反思。
(春水摘自《文史博览》2009年8月张炜文)